找到相关内容2343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对世间万有诸法的分类

              一、五位百法的意义    所谓五位百法,是将宇宙间的一切万有诸法分为五类:心法八、心所法五十一种、色法十一种、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、无为法。计有百种法,所以称为“五位百法”。即: 色法十一心法八,五十一个心所法, 二十四不相应,无为成百法。    “五位百法”是法相宗对于万有诸法的分类,法相宗主张客观的物象是由主观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百法|心法|心所有法|色法|心不相应法|无为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0921527350.html
  • 礼拜方之深义

    朝拜而已。」 「尸迦罗越说∶父亲叫你朝拜方,不是以身作则吗?」 「世尊,请您为我解说朝拜方的用意。」 「朝拜方的意义深长,但先得制御四意,远离四恶行,去除消财的患,了解善及...上弦之月,成为十五夜晚的满月,前途一片光明。 所谓消财患,就是耗尽财产的诱惑。第一是嗜酒如命,第二是爱赌成性,第三是放荡不羁,第四是沈迷歌舞,第五是结交恶友,第六是怠惰成性。这件事终究会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223316355.html
  • 礼拜方之深义

    「尸迦罗越说∶父亲叫你朝拜方,不是以身作则吗?」  「世尊,请您为我解说朝拜方的用意。」  「朝拜方的意义深长,但先得制御四意,远离四恶行,去除消财的患,了解善及恶友。必须制御的四意是,贪婪...消财患,就是耗尽财产的诱惑。第一是嗜酒如命,第二是爱赌成性,第三是放荡不羁,第四是沈迷歌舞,第五是结交恶友,第六是怠惰成性。这件事终究会令人倾家荡产。  喝酒有过失∶一、浪费金钱,二、生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2345365.html
  • 安般守意经序

    安般守意经序  康僧会  译文  安般是佛教的大车船,用来把世俗苦海里漂荡不定的众生运载到彼岸世界去。其方法有六个步骤,用以制伏人的种情识。情识有内外之分,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,这感官为内情识;色、声、香、味、细滑、邪念,这感受意识为外情识。经中说的「诸海十二事」,说的就是内外种情识接受邪恶行为,如同大海接纳众多溪流,饥饿的人梦食美餐一般,永不满足。  人的意识活动总是溢露于外,...

    康僧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847091.html
  • 广参法师:善生经浅说

    怖,则身心安宁,和乐安祥。不行痴,则智慧增长,对事理能明白认知。人类能造福,也是由这四心理因素所造成的。  3.说非道:  以上佛陀开示了人类道德生活的根本善行,接着为善生提出了,建立人生经济生活...而亲眷则耽忧不安,对众人失去信用,造成內心的痛苦。  ②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  作息没有规律,或者颠倒昼夜,非时行的求财,也不是正道。非时行求财,会有灾患。因作息没有规律,生活秩序乱了,有伤身心。...

    广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0459452.html
  • 《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》中的因明

    安慧菩萨糅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论轨决择者略有七。一论体。二论处。三论依。四论庄严。五论负。论出离。七论多所作法。于此七门方便善巧名论轨决择  论体者复有。一言论。二尚论。三诤论。...。名论庄严。此复。一善自他宗。二言音圆满。三无畏。四辩才。五敦肃。应供。善自他宗者。谓于自宗他宗若文若义前后无间淳熟明解。言音圆满者。谓善解声论方起论端。离当所说言音过失。所发言音无杂乱等。无畏...

    玄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4238133.html
  • 感受停止处痛苦也停止

    感官因果世界的涅盘境界。任何正确修习内观的人迟早都会经验到这个究竟的真理。 当一个人正体验到涅盘的实相时,心停止运作了,因此心和外境每分每秒的接触也停止了。因为没有接触也就没有感受。在此境界中,...phassa)或者说感官(六根)和外界的接触。他说只要这些人未能如实了知:生起(集/samudaya),灭去(灭/atthangama),引人贪爱的滋味(味/assada),由此引起的危险(患/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4243220.html
  • 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及需要正确领悟的几个概念

    发生的处所,——又称“内处”。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处所感知的对象,为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“境”,亦称“尘”(能污染人心的尘垢),名为“外处”。内处与外处合称“十二处”、“十二入”...的界,指十八界,分三大类:第一类为眼界、耳界、鼻界、舌界、身界、意界界,大略相当于十二处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处,称“六根”——即应看作生死之根的感知器官,为外境尘进入的窗口、门户,故称“窗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1546449.html
  • 第三能变识

    第三能变识●作者:黄忏华居士   一、能变差别门   第三能变之差别,总有。此随不共所依眼耳鼻舌身义六根,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境,各有分别,依之缘之能依能缘之识体,亦有六数。此种识之立名,有随根得名随境得名两。一随根得名者,随所依根,立能依识名。即随所依根有眼耳鼻舌身意,名依眼耳鼻舌身五根起作用之心性,即前五识,为眼识乃至身识。名以意根即第七识为不共所依起作用之心性,即第六识,为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748262.html
  • 弥勒真是求名菩萨吗?----- 弥勒法门诸经辑要(五)

    弥勒真是求名菩萨吗?----- 弥勒法门诸经辑要(五)  释明度  【本文提要:世尊欲说法华现神变相,普佛世界震动,尔时弥勒菩萨为众会之心疑 ,而问文殊师利,世尊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?文殊...不动。是时天雨曼陀罗华、摩诃曼陀罗华、曼殊沙华、摩诃曼殊沙华,而散佛上及诸大众,普佛世界震动。尔时紧那罗、摩罗伽、人、非人、及诸小王、转轮圣王,是诸大众得未曾有,欢喜合掌一心观佛。尔时,佛放...

    释明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51969376.html